2007/08/19 經濟日報
十年前,創業競賽還是新鮮名詞,走到今天遍地開花,從校園到產業界,爭先恐後推出創業競賽;如何從「創意」展現,真正走上「創業」舞台,甚至從一場比賽,變成一系列的創業教育,將是台灣未來十年的挑戰。

研華文教基金會一手推動,今年邁入第九屆的TiC100創新事業競賽,可謂台灣創業競賽先鋒,每年招募一群校園學子,透過競賽激發創新元素,成為國內創新教育的領導品牌。

一連舉辦四屆後,TiC100在台灣激起漣漪,近三年更是多元發展,帶動許多單位起而效法,先後納入創業競賽的概念;TiC100創辦人研華文教基金會前任執行長蘇治華,也從最初的趨勢引領者,轉型為輔導者,協助各產業導入創業競賽平台。

TiC100 台灣創業競賽先鋒

經濟部新創事業獎、青輔會飛燕計畫、大專院校學生服務業創業計畫競賽、耕莘文教基金會推動的原住民大專院校學生返鄉計畫等,都植入創業競賽的因子,也都能看到蘇治華的身影。

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舉辦各種創業競賽,儘管百花齊放,如何將創業的構想付諸執行,投入真實的商場競爭,一直是台灣創業競賽平台,難以突破的困境。

說穿了,台灣的創業競賽五光十色,卻仍停留在「創意」層次,並未真正走入「創業」階段,追根究柢,校園缺乏創業課程是一大關鍵。

蘇治華舉國外為例,美國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從1970年代,就開始大力推動創業教育,尤其許多學校教授擁有豐富的企業經驗,有利創業相關課程的傳授。

美國的校園創業競賽,不只是創意發想,還要進一步落實,將創新商業化,因而吸引大量的全球創業者和投資人,贏得「矽谷夢工坊」的封號,也孕育了Google、Yahoo!等紅遍全球的企業。

反觀台灣,創業教育一片空白,直到企業登高一呼,跳出來推動創業平台,學校教育才匆忙跟進。

蘇治華回想,創辦TiC100就是想拉近產學落差,但是企業不可能直接辦課程,就從辦競賽著手,持續推動了九年,吸引愈來愈多的老師、學生參與,TiC100算是達成階段性任務了。

創業課程 回歸教育基本面

下一步,必須回到教育基本面,從創業課程著手,協助學生學習「創業」這門學問,才能突破現階段困境,也才能從創意發想、推進到創業的層次。

近幾年來,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大專院校,認清創業教育重要性,開始將創業課程融入創業競賽,或是將創業的過程,化為不同階段的課程,例如,最初傳授創業知識、技能,接著協助撰寫計畫書,創業的成果則化成競賽。

也有越來越多學校,開辦創業課程,包括中央大學在通識教育設立創業課程、逢甲大學推動創業學分、學程班等,嘗試強化學生的創業能力。

蘇治華認為,學校的創業教育,應該逐漸往社區發展,嘗試和周邊的社區文化、商圈特性結合,還能依照各校專長,延伸到不同的創業領域,打造學校特色。

另一方面,率先推出創業競賽的產業界,也亟思轉型,從強調「創業」轉移到跨界的資源整合。

例如,TiC100競賽模式明年將有變革。今年3月上任的研華文教基金會策略長劉慶聰表示,明年起TiC100除了原有的創業競賽模式,還會新增平台,邀請各大企業丟出議題,由學生集思提案。

過去的企業競賽,強調從無到有的創業,未來強調的將是「合作」。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指出,因此,TiC100引入Web2.0共享的概念,協助企業拋出議題,也讓學生走進實務層面,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同產業競賽平台也將邁向整合。舉辦五屆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的安通企管顧問公司,培育國際化人才、舉辦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的時代基金會及研華文教基金會,籌思資源整合,希望明年能摸索一套合作模式。

總而言之,台灣的創業競賽趨勢,即將展開兩大分流:一方面大專院校的創業競賽,將逐漸深入課程,回歸到教育的基本精神,加強創業課程;另一方面企業界也將回歸本業,將創業競賽視為「學習」,從中培養未來人才。

企業伯樂 從中尋找千里馬

對於學生而言,透過校園的競賽課程,可以找到創業夥伴,校外的產業競賽則能提供實務演練。不過,一旦兩者兼備後,如何邁出台灣島,躍上國際舞台,將是創業新鮮人的一大挑戰。

離開TiC100後,蘇治華轉任去年成立的國際創新創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即著眼新創公司邁向國際化時,可能遇到諸多瓶頸,提早預作準備。

蘇治華分析,新創公司首先遇到的挑戰就是「人脈」,必須找到客源以及接續經營的人才,尤其台灣屬於小眾市場,新創公司一定要放眼國際,但是如何和國際接軌,卻是最困難的一環。

許多新創公司順利組團隊、寫計畫書、成功運作起步,但是邁入國際化階段,立刻就敗陣下來。因此,國際創新創業發展協會扮演跨國平台,先從亞洲區域開始,尋找各國的合作對象。

7月底舉辦的全球創新事業智慧獎,共有21組國際團隊來台,競賽現場也吸引許多台灣企業家,希望尋找投資標的,還有日本、蒙古、新加坡、泰國等國的18位企業與組織代表,前來簽署合作協定及尋求人才。蘇治華很期待,透過跨國的創業平台,逐漸搭起國際網絡,把台灣新創企業導向一條更有希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