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徐湘宜
「掌握脈動預見2020─2005教育基金會年會高峰論壇」,由教育部邀請東元科技、中國童子軍、研華、海棠、耕莘、富邦慈善等六家基金會共同策劃,於11月23日假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聯誼社33樓國譽廳舉行,在跨越2006年之際,邀請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執行長(WBCSD)Björn Stigson、中央研究院曾志朗副院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蕭新煌教授、世正開發黃台陽總經理、公共電視陳春山董事長、研華文教基金會蘇治華執行長等國內外各界先進,以論壇的方式一起來認識「跨越21世紀的台灣」,並探討台灣「預見2020」─掌握脈動‧運籌未來的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思維,透過國際非營利事業工作者的國際經驗及視野,增進社會大眾及國內非營利事業工作者對全球社會趨勢脈動的了解及掌握並吸收國際經驗,以提升國內因應社會問題及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專業能力及視野。

永續發展的概念

主持人蕭新煌教授表示,永續發展的概念首先於1980年《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所提出的。1990年轉成一個政策導向的概念,這是世界未來發展的方向,永續發展並非反對發展,而是以祈求更好、永續、平等的發展,台灣同時也需要如此的發展方向。

永續發展不能拘泥於觀念,必須落實到國家政策,同時與企業界達成共識。不只是政府,所有的公民社會、企業界都要有決心去達到的目標;永續發展在過去二十五年是眾所周知的觀念,未來的二十五年、五十年,永續發展是一個全方位的心態思維,包括了企業運作方式的改變、日常生活的改變等。

企業的社會契約

Mr. Stigson在『廿一世紀永續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演講中提到,永續發展的觀念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與生存。當今社會的運作是受到永續發展的限制,比如說能源、二氧化碳,政府希望企業界有一個社會契約的責任,以有形或無形的方法對企業社會責任提出要求。以永續發展的角度而言,企業界可以運作的空間可分為三方向來探討:第一是企業要思考營運模式是否能夠符合要求,以及長期投資的考量。第二則是有感消費者的影響趨於重要,消費者重視企業在永續發展議題的表現。第三的影響是在企業整個市值的部份。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的任務是引導企業邁向永續經營,協助企業創新與成長,協會有五個目標,提供領導、建立政策、提供企業諮詢、提供最佳的實例、永續的經濟發展。

教育的重要性
    
中研院曾志朗副院長從三十萬年前人類的一個意外談起,並說明教育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每一個人都能受教育,對不同的文化及區域要有平等的教育權,沒有教育,人們不可能瞭解永續發展,有了知識,才可以對災害預防,透過教育,才能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台灣有六百五十多個教育基金會,應該要團結整合,如果教育基金會不動起來,教改將不會成功,在永續發展上也是相同的,我們需要動員所有的資源、學校及老師,讓學生在成長中就能夠體會及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

世正開發黃台陽總經理從一個公司的研發部門或是政府組織出資成立基金會的角度探討,科技對永續發展的意義,特別是在能源、運輸及建材的部份,乾淨的能源,如社區、學校太陽能的使用…等許多的能源,也需要科學家透過社會思考及科學研究來整合,這些都是科學在永續發展方面可以提供的貢獻。 

永續發展的社會

研華文教基金會蘇治華執行長提出,企業界的觀念必須改變,過去雇主把員工當作生產機器的觀念,必須改變為把員工當「人」來對待,否則企業無法保留好的人才。公共電視陳春山董事長認為非營利組織是社會重要的一份子,必須要跟企業一起合作,永續的社會是相互合作、彼此監督,唯有如此,台灣才能有未來。

以全球角度而言,未來2020年甚至2035年,國家的權力將越來越小,非營利組織反而會越來越大,今天任何國際環保議題如果沒有綠色和平組織的參與,無論是場內或場外一定是舉辦不成的,所以基金會的力量會越來越大,未來全世界秩序的決定者不會是美國,也不是聯合國,而是共同參與的Global Governance,非營利組織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使命的力量將增加,我們期待非營利機構發揮更大的力量。

透明化互信社會
Mr. Stigson在總結中提出,永續發展要建立在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合作,如果政府、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在永續發展的議題上無法共同努力則問題將無法解決。永續發展協會在一開始進行的工作是企業的透明化,從現在的公民社會的觀點來看,真正要透明化,不只是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更要透明化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尤其是對經費來源與活動透明化,雙方建立更深的互信基礎。

感謝各位與會及主辦單位,像今天的論壇與對話模式是很好且具有意義,希望未來能夠繼續這樣的對話並很快再見面!

Comments are closed.